《南腔北调》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黄河断流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南腔北调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1
 
国土资源管理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第$(卷文章编号,$##(%-"$#’"##"*#!%##!"%#-黄河断流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王爱军(南京大学!江苏南京+!"##$%)"$##(!摘要:黄河断流在历史时期早已发生过+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但人为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可以通过全流域进行人工降雨、下游低洼地区蓄水以及开展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等措施来达到目的。关键词:黄河断流&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一、断流的现状及其影响"#世纪的黄河断流开始于)#年代,至(#年代末越来越严重。年代共有1年断流+2#年代则有))#年发生断流,(#年代,$((#年外每年都发生断至除以流。并且断流时段和距离也越来越长,$(()年最严重,当年断流""1天,断流距离约)##34。之后,由于采取了调水、蓄水等措施,断流情况有所减缓,但$(((年仍出现-"天的断流。黄河断流直接影响到黄河三角洲和黄河下游平原地区鲁、豫两省及胜利、中原油田的生产和城乡居民的生活,影响范围达5/-6$#-34";河口地区(#万城镇居民严重缺水,下游两岸约$/-亿居民饮水困难。由于断流和供水不足,$()"%$((1年,农田直接受旱面积)#/-"6$#-74",粮食减产(2/16$#238;工业累计经济损失约"12亿元。另一方面,黄河断流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黄河断流,导致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海岸退蚀、土壤盐碱化、植被生态系统退化、河口海域生物资源衰减等,并影响到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使得河道鱼类资源失去了生存环境+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以及因泥沙在河道的淤积而使河流洪水险情增加等。二、断流的成因分析(一)历史分析黄河断流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在历史时期也有《过黄河断流的记载。晋书怀帝纪》公元!#(年!月,“大旱;汉、洛皆竭”又有$!)"年黄河流域江、河、等;《《《大旱,怀庆府志》武涉县志》明史五行志》、、上都收稿日期:"##$%$"%$#&改回日期:"##"%#$%"#作者简介:王爱军’$())%*+男,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沉积动力学。万方数据?!"?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第!期国土资源管理记有“河南黄河竭,行人可涉”;再有《西宁表%黄河流域主要站各年代年均降水量0府新志》记%-&/年“贵德黄河水竭至河州,天然、(实测径流量统计%()&*%(())凡廿七日2”雎宁县志》%-+&年天下大《记“项降水量天然径流值实测径流值目旱,黄河水涸,流亡载道”等。这些都说明黄站"##$"%&’#!$"%&’#!$年河断流早已存在,它的出现是与流域大旱、名花园口花园口花园口利津花园口利津代以上以下以上以上连旱相对应的。据研究,距今/&&&年来,黄%()&*%()(++(,’-’+,!)(.-&-+’(+’&河流域出现了)个长时期的相对干旱期。由%(-&*%(-(+).,)-(),’-).-.+)&.+(&于历史文献资料具有缺失性,所以,黄河断%(.&*%(.(+!.,)-)’,+))/)-+!’)!%/流的次数也就不止历史文献中所记录的那%(’&*%(’(+!!,!)(-,--&/-&.+&./(!%((&*%(()!’’,&-!),%+-.+-’/’.%..几次了。%()&*%(()+!.,/-)),.)’+)(++/!!-)"二$自然因素%,气候的周期变化。通过对历史时期的气候年代的.)3’)1。而就%((.年来说,整个黄河流域干湿变化研究,发现气候的干湿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汛期的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的))1,进入黄河下游期,并且在较大范围的持续干湿受太阳黑子活动、地的水量不到多年平均值的一半。球自转速度、大气环流等因子的控制,与气候振荡有黄河流域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显著表/$。(由关。竺可桢通过对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研究,认表/可知,全流域降水在年内分配非常集中,主要集为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地方是先中在夏季。而夏季的降水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加后呼应的,气候的波动是世界性的;我国的气候变化剧了水土流失,大多时间内仍然是处于干旱状态。降可以分出+&&3’&&年的周期,在这一个大的周期水时段的分布不均是产生年内干旱的主要原因。里,还有)&3%&&年的小周期。陈家其根据历史时期由于全表/代表站各季节降水量百分率"1$黄河流域大旱涝相对集中期的划分,发现近/&&&年球气候变化,来,黄河流域在)世纪、世纪、3%/世纪、世中纬度地区站名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济南%!--%’!纪及%-3%.世纪等有)个相对干旱期,转换周期干暖化加剧,郑州/&)&/))大约为/&&年;对黄河中游地区%)&&年历史水旱等使得黄河流西安/)!-!)+级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发现黄河中游地区的旱、涝变域的降水量兰州/%)+/+%化主周期为%!&3%+&年,其次是-&3.&年及%&3普遍偏少,而玛多%)-&//!%%年,叠加在.&&多年的周期之上。在每一个干湿且分布更集转换周期中,也有很多的干湿波动。因此,不排除在中,并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尤其是黄河上游地区,相对湿润时期出现大旱年。干暖化更甚,湖泊萎缩,沙化现象严重,导致了黄河杨志刚等根据黄河流域的//个基本气象台站源头地区出现了多次断流。干旱气候使黄河上游%()%年%月3%((.年-月间逐月降水量记录的分地区的蒸发量以!,/)##45的速度增加,而降析,发现自%(-)年以后,以降水偏少或干旱年份为水量却在不断地减少,并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主;而在黄河下游山东附近地区,近/&年来出现了这样直接影响到黄河上游的来水量。当上游的来%)年的明显干旱,其中)年大旱、年干旱。%&连续的水量减少时,河流能量减小,挟沙能力和流动速度干旱导致黄河流域供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最终导以指数速率减小,延长了单位体积的水在空气中致黄河断流。的暴露时间,而蒸发量在逐渐增加,因而,水量/,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的减少和时空损失就更为严重。研究表明0黄河流域径流量的分布不均是造成黄河断流的一个基本原因。黄河流丰枯与中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呈线性相关,相关系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0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数达&,’!。因此,中上游地区的干旱直接引起了下(有+)&##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并不断减游河流水量的减少,严重的就会产生断流。少,而且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表%$。由表%!,河道淤积对黄河断流的影响。由于水量可以看出,(&年代的年均降水量仅为.&年代的减少,大量泥沙无法被带到海洋,于是沿着河道沉’’,.1,天然径流量仅为’+,-1,而实测径流量仅积,使河道淤积增高;淤高的河床进一步减缓了水为.+,)1,即(&年代黄河中上游的来水量仅为.&流的下泄,使更多的泥沙淤积在河槽里。目前,黄万方数据?!!?国土资源管理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第#/卷河中下游地区已经成为悬河”“。很多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了水土流失加剧,黄河泥沙含量增加。于是人们开始探寻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途径,采取各种方法来减少水土流失,这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一面的应用。其实,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并不完全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才产生的,它在更新世时期就已经存在。夏正楷通过对黄土高原第四纪期间水土流失的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不是当今,而是在#$%&#’’()*+*,*,并认为气候的剧烈变化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河道淤高,水流流速减缓。因为河床组成为松散堆积物,空隙率很大,而河床高程高于沿岸地表高程,水压差大,水流下渗随着流速的减缓而增加,所以,水流下渗量沿流向逐渐增加。缓慢的水流使得同体积的水流在太阳下暴露的时间延长,加大了河道表面的蒸发量;另一方面,下渗到沿岸地表的水流又被强烈的蒸发作用所蒸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图#)由于河床(。的淤高,中下游流域的水流无法汇入到黄河干流,使黄河中下游干流水量进一步减少,严重的就会导致断流。-三.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引水量增加。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用水需求急剧增大*到/’年代,上游地区引水量增加了!0*%亿立为方米,0’年代的#*"倍;中游地区增加了#’*1亿立方米,0’年代的#*$倍;为下游地区增加了2"*"亿立方米,为0’年代的!*!倍;全流域引黄耗水量是0’年代的#*2倍。$*水资源浪费严重。黄河流域一方面水资源紧张,同时水资源浪费又很严重。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区,沿岸地区的农业耗水量非常大,占总耗水量的/%3以上。由于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灌溉方式只能采用大水漫灌,防渗渠灌、沟灌、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无法推广,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只有万方数据?!"?’*%’&’*0’。并且4灌区规模大,灌溉渠道不完善,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使得渠系利用系数只有’*"左右。同时,分散的水渠增大了水流的下渗和蒸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影响。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各地区都在建设水库、堤坝等,以便能最好地利用当地水资源4解决缺水问题4但众多的地方水库拦蓄水4势必减少了黄河中上游水源4促使黄河下游断流。三、黄河断流的对策为了解决黄河断流的问题,有人提出增加水费,以此来减少水浪费4控制水资源的利用。此论作者不敢苟同4由于西北地区很多地方都处于贫困状态,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连日常的生产都难以维持,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收入来交纳这些昂贵的水费;国家更不应该再增加农民的负担了。对于实施节水技术,由于经济落后、农业面积广大,很难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另一方面,我国的节水技术也不发达,不能适应大面积的灌溉。作者认为4解决的措施4从系统的角度来说,解决一个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改变系统内部某些因素而使系统性质改变,还有一种就是通过系统外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输入。对黄河断流问题来说,内部解决方法最有效的就是实施人工降雨,在雨季时调蓄水量;而外部方法就是从其他流域调水。-一.全流域实施人工降雨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逐渐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青海省政府在#//0年就提出了在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人工降雨的设想,并通过专家论证,#//2年的实验效果也很好。因此,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扩大研究范围,对整个黄河流域对相应的气象条件进行研究、论证,在干旱严重时期可以试着对全流域进行人工降雨,以达到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目的。-二.在雨季时调蓄水量发挥黄河下游地区地势低洼的优势,在雨季时,可以将雨水引到相对低洼的地区蓄存起来,在黄河水量多的情况下,也可将黄河水引入那些已经蓄水的低洼地方存储下来,以备在干旱少水之时救急。这样做不仅可以调蓄水量丰枯,而且可以将黄河泥沙引入到低洼平原地区,给这些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泥沙,将低洼的地方填平,进一步增高平原地势,更有利于下游平原地区的径流流入黄河干流。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第!期国土资源管理#三$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现在对南水北调的线路有三条,即西线、中线和东线。西线工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很大,而目前也没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对解决北方干旱还是远水难解近渴。东线工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功效,但沿途水污染严重,而且供水范围很小,不足以解决黄河中游干旱。因此,可以考虑从中线调水。有人考虑中线调水会严重影响长江的航运。针对调水问题,根据我国实际的灾害状况,夏季一般是南方涝的时候,也是北方干旱的时候,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水,既缓解北方的干旱,也防止南方洪水的爆发。在冬季,长江处于枯水期,这时可以停止调水。因此,调水是季节性的调水,并非全年调水。这样对长江流域的用水也就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中线调水能够解决更多地方的干旱问题,可以冲刷黄河下游河道并带走泥沙。因此,中线调水是最佳选择。四、结论通过对整个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黄河断流问题由来已久,并非是现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历史分析发现,黄河断流是全球气候周期性变化的产物。(&)黄河断流并不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它的出现是对全球变化的一种响应。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导致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并集中分布,是造成黄河断流的基本原因。水土流失的加剧也使得黄河下游水量减少并最终断流。(!)’(年代以来,自引水量不断增加,加大了黄河流域的干旱程度;在黄河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设施,使得水流蒸发量和下渗量增加;水资源的浪费程度非常严重;这些进一步加剧了黄河的断流。())为了缓解北方干旱,可以通过对黄河全流域实施人工降雨来增加水量,并且可以通过下游低洼地蓄水以调节水量丰枯以及淤高低地;还可以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来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参考文献:*%+王颖,张永战-人类活动与黄河断流及海岸环境影响*.+-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0,!)!)&"12&1%-(,(:*&+鹿永建-黄河断流时间去年缩短到)&天*3+-科技日(-报,&(((2(&2%"))*!+杨朝飞-黄河断流的生态思考*.+-中国环境管理,(:%//1,"))21-*)+杨志刚,杨洪昌,谷湘潜,等-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干旱(:背景分析*.+-气象学报,&(((-"0’)1"%21"0-*"+吴凯,谢贤群,刘恩民-黄河断流概况、变化规律及其预(:测*.+-地理研究,%//0,%1&)%&"2%!(-*’$张启舜-黄河断流的现象和实质*.+-科技导报,%///,(&)%&2%)-:*1+黄朝迎,祝昌汉-黄河断流的气候分析与对策*.+-人民(黄河,%//1,%()!/2)&-:*0+魏振铎-黄河源区沙漠化形状与防治意见*.+-青海环(:境,%//0,0&)’)2’1-*/+杨贵林,张静娴-黄河源头断流概况及变化规律初步研(:究*.+-水文水资源,%///,&())%02%/-*%(+李林,张国胜,汪青春,等-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及其影响引自研究*.+-地球科学进展,&(((,%"#!$4&"’2&"/-*%%+夏正楷-黄土高原第四纪期间水土流失的地质记录和(:基本规律*.+-水土保持研究,%///,’)))/2"!-穆*%&+陈霁巍、兴民-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自然资源学报,&(((,%"%)!%2!"-*%!+陈春姐-黄河断流探因及对策*.+-防汛与抗旱,%//1,(!))%,:)"-*%)+徐乾清-关于黄河下游断流的几点看法*.+-人民黄河,(%//1,%())"2)1-:*%"+崔讲学-解决黄河水资源紧缺的一条有效途径*.+-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0,!)%02%/-!"#$%&’(()$*#"+,-./$"0#,1*/#2#33’45,6#"7/$11#387$9-#-’(:’";$*,’1$1<7’91*#";#$-9"#-!"#$"%&’()#:;6<:=>?9@8<8-*"$.*8O<=EED996>P8:69AGCEN89I6G<:N6R6SS=PBGJ69EN8<<6S,8C69G=DC6=9MNG<8,N8C@668E:=9C-TD;8<8E:GJG:G6C,N=P6J69,N8J68SC=@66<7S8KGGEG8S98G<>8SSG<:N6PN=S6J8SS6K,96:8GA=PF=D:N23=9:NV8:69W9869-?#@4’"<-8@968Q2=>>P8:69AGCEN89I6G<:N6R6SS=PBGJ69EN8<<6SXE8DC6C=>>=9;8:G=

文章来源:南腔北调 网址: http://nqbd.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2871.shtml


上一篇: 漳州南词新考
下一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_新时代治水思路下江苏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南腔北调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